當企業財報都不能信時,投資人還能相信什麼?
進言集-
當企業財報都不能信時,投資人還能相信什麼?
再不尊重投資人權益 電子股本益比會更低
(作者魏東陽/台北) 2004/10/27
佔台灣股市市值一半以上的電子股,在前陣子股市相當熱絡期間,跌破大家眼鏡地落寞。儘管有大老板在法說會上再次喊出自家股票「委屈」,市場仍毫不領情。
2004年已接近尾聲,電子股指數仍在210附近,約與2003年6月相當,換句話說,過去1年多,電子股繳了白卷。若說景氣不佳,其實沒那麼壞,看看上市櫃公司的獲利與營收,比起2003年還有相當大幅的成長。要說前景看壞,應也沒這麼快,要嘛!也要到2005年中。那麼,問題究竟在哪?
未來1週,各家電子業上市上櫃公司陸續要公佈第3季財報,由之前一般所瞭解的上1季產業景氣普遍不旺,到幾家已經公佈調整財測內容向下修正的偏多等跡象推測,顯然到10月底前,已氣若游絲的電子股股價,還要再經歷修正。
週末勁爆的消息是,出事的博達科技竟從1994年開始,就進行假交易,虛增營收及外銷金額。雖博達股票已下市,與股市無關,但這家公司過去的所做所為,對股市及電子同業的負面影響,肯定已名留股史。
金管會決定上緊管理市場的發條,不僅專人伺候各種公開資訊與交易資訊,如有疑問,將要求上市櫃公司在提出各類增資時,提出說明,否則不予通過。此外,櫃台中心也將提高上櫃企業季報與財報實質審閱的家數,種種雖屬亡羊補牢,卻有助股市長期信心的恢復,值得肯定。
什麼是市場信心?它沒有確切指標,卻是許多單一投資人累積起來的觀感與行動總合。實際一點的講,信心就是投資人願意用高一點的價錢,像過去電子股動輒25、30甚或50預估本益比的價格,大家仍敢買進股票,並且持有;但股價夠低,像最近預估本益比低到5、6倍這麼低,還是沒人願意買進持有,便是市場缺乏信心的現象。
80年代股市瘋狂,社會大眾完全不顧基本面、不理性搶股票,後來受傷很重,固然自作自受;90年代末期科技股泡沫時,很多人盲目相信本夢比,待夢醒後,損失慘重,苦果自負。但2003年以來,投資人變得理性多了,市場上也比較仰賴財報與本益比等較值得信賴與參考的指標,最後卻發現,連財報都可明目張膽作假,那麼投資還有什麼可依賴?結論當然是退出。
可是,公司股票既然要上市上櫃,當然就要等得到投資人認同,願意拿錢投資,公司才募得到錢,才有資金可擴大營業規模或擴充投資規模。沒人願意拿錢出來時(其實反而是投資的好時機),企業籌資的管道與成本,勢必受到很大的限制,也容易壓抑公司快速成長,反映在市場競爭上,就會處於不利位置。單一公司在產業內如此,一國的產業在國際競爭上亦然。
雖很多投資理財專家與書籍提醒投資人,企業財報可作假,從假營收到假庫存、假應收款、假研發費用、毛利與假業外投資;從瑕疵資產到見不得光的暗盤條款,幾乎每項會計科目,都可能因意圖不正的創意,遭到扭曲或作假,因此,資深老馬會有「盡信財報,不如沒有財報」的吶喊。
若連公司財報都不能信,投資人還剩什麼可以相信?老板的話?發言人的話?股市分析師的話?抑或把錢放在定存好些?
2年多來電子業上市櫃公司碰到同樣的問題:公司要辦理現金增資,顯然已不太受到市場青睞。一方面是股價太低,價差不足以吸引人,也不利股本的擴增,一方面則是不少次產業的成長性已大不如前。更重要的則是投資人一而再受傷,願意再掏錢的意願愈來愈低。
雖過去2年多全球利率走低,提供公司新的籌資管道-幾乎沒有利息的可轉換公司債或公司債(ECB/CB),但博達與衛道事件後,又發生聯合投信事件,不少法人驚覺到,即使公司債亦不可恃,導致企業另一個籌資管道萎縮。
就算2004年相當看好前景的TFT LCD產業,主要的籌資管道也改為銀行聯貸。即便如此,分析師仍在友達法說會上提到一個令人不得不驚覺的問題,未來不景氣時,友達真能保證有足夠的資金償還貸款嗎?這類的問題,過去誰會問?誰敢這麼明目張膽提出?
早期電子業上市櫃公司給社會的印象,除產業前景具備高度成長性外,還有一個重要特質是比起傳統產業,很多公司都算是正派經營。有此認知,市場給予較高的本益比貼水,願意付出較多的錢買進股票。
今天呢?大家發覺電子業很多次產業的前景要不是不再亮麗,就是景氣變化很快,甚至淘汰速度都非常驚人。若加上財報不實、財測失靈,甚至連營收都可蓄意作假,試想,那個呆瓜還願意用本益比10倍以上的價格去買電子股?
電子業從1993年茁壯,到1997年股市普遍看好電子股,信心不是一天建立起來;同樣,從1999年到2000年科技股崩盤,從2003年到2004年博達事件,市場信心也不是一天盡失。
TFT LCD與DRAM 2004年獲利大好,股價似乎委屈,但市場對這兩大族群產業變化的瞭解,亦即景氣大好時賺個幾十億、上百億,景氣不好時可能賠更多的起伏,經過兩波以上景氣循環,已深烙腦海,故以「原物料股(如鋼鐵、塑化原料與水泥)」看待,因此,是市場看錯還是股價委屈,且待證明。
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最近說,晶圓代工未來成長力道放緩,可能才是真正的關鍵。連有電子業稻米之稱的IC產業,都出現成長放緩現象,更可印證市場過去1年多來對電子股前景的判斷並沒錯。基於投資要看未來的前提,電子股本益比偏低的現象,祗能期待股價過低時的技術性反彈,或等待下一波景氣回升。
若電子股的本益比水準想要再高,電子業的財報準確度須加強,同時,業者最好改採較保守、穩健的方式經營,若是還抱持以前高度成長期的錯誤期待,一旦市場修正公司股價時,不僅小股東會受重傷,連大股東都有可能中箭。
傳產股過去幾乎有10年在重建投資人對它們的信心(至今還沒完全讓偏好電子股的投資人相信),電子股大概也難以避免,需一段時間沉澱。個人相信,電子業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公司值得長期投資,特別是腳踏實地、穩健佈局經營的公司,未來幾年的長期投資報酬率仍會讓人驚豔。(作者曾任經濟日報資深記者、電子時報副社長)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