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退新制上路 理財需把握及早穩健長期3原則
2005.01.28 中國時報
勞退新制上路 理財需把握及早穩健長期3原則
中央社
勞退新制今年 7月上路,如何在目前利率低檔環境下為退休生活預作準備,成為上班族間熱門話題,據估計,如果退休後1 個月生活開支需新台幣2.9萬元,退休前至少需要準備700萬元,理財專家表示,把握住及早、穩健、長期等三大原則,藉適當投資工具籌措到退休金不是夢想。
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條件處調查顯示,2003年依照勞動基準法規範提撥退休金的事業單位比例僅9.37%,提撥率更只有5%,顯示台灣大多數的企業提撥退休金準備嚴重不足的現況。
國泰投信資產管理部協理張雍川表示,在每個人都希望「富足退休」的前提下,目前勞退新制加上勞保老年給付的保障,所能提供的所得替代率僅有50%,這代表在個人在退休財務的儲備計畫中,自行準備的部分相形重要,尤其在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後,選擇能兼顧風險及穩健獲利的投資工具,才能順利在退休前累積一筆足夠的退休金。
以60歲退休至80歲,每月生活費5萬元計算,退休金約需1000萬元,從30歲開始投資,每年投資報酬率5%計算,相當於每月需投資1萬2500元,但在月薪5萬元下,勞退新制僅提撥6000元,仍有6000元缺口需靠自己投資。
而據國泰人壽針對20至59歲保戶所做的「保戶退休理財規劃調查」顯示,在平均年所得56萬元下,退休後平均每年約需35萬元的生活費用,每月平均約為2.9萬元,約為目前所得的62.1%。其中,「年紀輕」、「教育程度高」、「軍公教金融保險資訊業」者,退休後生活水準需求還比一般人來得高。
張雍川表示,退休理財的基本觀念,就是:「及早」、「穩健」與「長期」,「及早」指越早開始越能準時甚至提早達成目的,且有修正投資策略的空間;「穩健」則是不要設定不切實際的報酬目標,年年穩定獲利的時間複利效果是累積退休金事倍功半的關鍵,況且退休理財不能重來,因此風險要低;此外,退休理財不能半途而廢,才能達到年度的報酬期望。
國泰投信建議,配合不同階段,民眾在進行退休理財時可有不同的資產配置策略,25至35歲間可以定期定額基金投資為主,步入35至45歲後風險意識相對提高,股票與基金部位需降至五成,定存、債券等固定收益投資工具則需建立基本五成的投資比重;到了45至55歲,追求低風險係數投資工具的需求更為重要,因此具風險性投資工具比例再減為三分之一,固定收益投資比重再拉高為三分之二;對於55歲以上的中高齡民眾,由於風險承受度最低,因此應將大部分資產放在固定收益工具上,輔以少部分股票與基金,並留意匯率風險與通貨膨脹對報酬率可能造成的侵蝕。
國泰人壽數理部專案精算經理楊弘熙指出,除了投資工具的選擇之外,也要顧及基本保障的維持,例如傳統年金保險與終身還本型保險商品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而言,具有節稅與保本的功能,至於定存除了能維持資金的流動性外,但在目前存款利率低於2%的低利率環境下,資產價值可能無力追上物價膨脹壓力,資產可能有縮水之虞。
國泰世華銀行理財部資深經理李潔認為,若一般人無力自行進行退休理財的資產規劃,向自己熟悉的金融機構理財部門尋求理財專員的諮詢,在資金運用上會有較明顯的績效,據國泰人壽統計,有62%的受訪者認為「保險專業人員」與34%的受訪者認為「銀行理財規劃人員」是適合協助做退休理財規劃的專業人員。
尤其在目前理財工具日新月異下,國泰人壽表示,接受專業人員的協助,對於妥善規劃退休帳戶資金分配,降低理財風險提高退休資產儲備達成率,有一定助益,而對一般民眾而言,享受無虞的退休生活,也不再是夢想。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