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2月 19, 2006

法人:高預期代表高風險

2006.02.18  工商時報

法人:高預期代表高風險

張志榮


宏?(2353)與鴻海(2317)股價不但在電子下游族群中獨領風騷,更堪稱是「利空出盡」的典範,這也反映出「股價會隨著市場預期進行修正」的必然性。

要是外資客戶買到宏?與鴻海的股票,很多外資券商分析師都會說聲恭喜!因為,這兩家都是很好的公司,產業基本面不錯、經營團隊更是努力極大化股東權益,沒有理由不買。

宏?股價在去年十一月營收站上高點後就一路往下走低,還曾經跌破七○元整數關卡,甚至有「股價是否與基本面背離?」的聲音;鴻海股價也下修一成,甚至觸及二百元整數關卡。

宏?是家好公司,壞只壞在市場預期過高,宏?去年第四季股價之所以走強,是拜競爭對手戴爾策略失當所賜,拱手讓出市佔率,去年十一月營收出爐後,逼得分析師一路調高獲利預估值,但戴爾畢竟不是省油的燈,與英特爾同步祭出價格戰後,讓宏?業績表現「逐步回歸現實面」。

鴻海與華碩先前股價所面臨的修正情況,跟今年初以來的宏?如出一轍,都是逐步修正市場的「高預期」,只是宏?股價跌了近二成,鴻海與華碩約一成,鴻海開始漲了,華碩會不會跟上?這就得看華碩股價上漲的原因,是否有比宏?更大的利多支撐?

「高預期通常也代表著高風險」,這是外資法人在評估一檔個股時,謹記在心的至理名言,也就是說,當市場預期隨之攀升、帶動股價往上走,投資風險也伴隨而來,任何消息面的風吹草動都足以造成股價的大幅修正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